天天快看:奋战一季度 夺取开门红丨基础设施建设跑出“新速度” 为眉山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来源:财讯界    时间:2023-02-23 21:03:34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


【资料图】

开年以来,“忙碌”成为全市上下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词。

从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建领域补短板投资,到5G基站、大数据中心、新能源充电桩等新兴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批重点项目的加快推进,更好地发挥了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2月21日上午,记者在位于洪雅县的省重点项目——瓦屋山快速通道建设现场看到,大型塔吊在空中挥舞着巨臂,工程车辆来往穿梭,机械设备隆隆作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隐患处整治、完善相关安全设施……到处都是繁忙的建设场景。

“为了确保今年5月1日实现通车,2月份以来,我们便进入了全面冲刺阶段,现场每天都有300余名工人施工,抢抓一切有利天气,加班加点推进项目建设进度。”该项目现场负责人王攀介绍,目前,项目正紧紧围绕实现全线贯通目标,加紧推进王长沟特大桥和王长沟一号中桥的梁板架设工作。此外,项目的交安工程和绿化施工也在同步展开。

据悉,该项目于2019年5月开工以来,克服了诸多技术难题和施工条件差等影响,一直保持着高位推进。

“不管是项目组、施工方、监理方,还是现场的施工人员,大家一直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去面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难题。”王攀介绍,截至目前,项目的节点工程已全面完成,其中,路基工程已完成99%,桥梁工程已完成90%,路面工程已完成60%,交安工程已完成30%,绿化工程已完成40%,预计3月初将完成两座桥的梁板架设,实现全线贯通,4月将完成所有附属设施,5月将实现通车。届时,洪雅县城到瓦屋山场镇的行车时间将由90分钟缩短为45分钟。

瓦屋山快速通道的加快推进只是我市奋力建设都市圈南部综合交通枢纽的一个缩影。随着一个个交通项目的加快推进,我市奏响了综合交通大会战的冲锋号角。

穿行在眉州大地上,一张张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路网,进一步拉近了眉山与世界的距离;一条条脱贫致富的乡村道路,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越来越多;一个个航电项目的加快推进,让眉山人“通江达海”的梦想逐渐照进现实……综合交通枢纽的构建将有力打通经济“大动脉”,畅通供需“微循环”,赋予眉山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为眉山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月17日下午,记者在眉山天府新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现场看到,面积仅35亩的作业面上,300余名工人正散布其间,忙碌地开展地下室主体铺设工作;塔吊、挖掘机等各种机械正在不停运转,转运着各种材料;各个加工棚内,工人们正在根据实际需求对钢筋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现场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据悉,该项目规划建筑面积77000平方米,主要建设智慧城市项目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城市大脑、基础网络建设、配套建筑等,含基础建筑、机房建设、装修、机柜设备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眉山天府新区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

“为了确保春节放假前完成基础混凝土施工,我们是这个片区放假最晚的工地,直到农历腊月二十八,都还在忙着浇筑基础混凝土。农历正月初七复工以来,便开始全面推进地下室主体建设。”据该项目技术总工鲜亮介绍,由于地下室的钢筋绑扎量特别大,为确保复工后材料供应充足,项目部还提前储备了上千吨钢筋。

同时,为了抢抓工期,确保按期竣工交付,该项目复工以来,一直不断增加人员和机械投入,并在施工上采取了全作业面展开。“当前,现场正在运行的有7个作业面,每一个作业面的钢筋绑扎、制模加工安装、水电预埋等都同时推进。”鲜亮表示,正是这样加班加点抢抓工期,才确保了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地下室部分已经完工超过60%,地下室负一层已经基本完工,局部已经冲出‘正负零’。预计3月底前完成主楼地下室部分建设,5月底前完成整个主楼结构建设,确保9月底前竣工交付。”

医疗是最大的民生之一。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将为群众创造更加良好的就医条件,推动我市卫生健康服务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2月17日,记者在位于眉山天府新区视高街道的眉山天府新区人民医院项目施工现场看到,项目门口,货车不时前来运送瓷砖、人造石、墙板等装修材料;中央空调冷却塔设备安装处,三三两两的工人正在忙碌着;一台吊车正在吊运材料,几名工人则在高处转运至大楼内……乍一看,这里并没有抢抓施工建设的火热场景,然而走进大楼内部,便能听到各种施工声音从各楼层传来,才真实感受到项目正紧锣密鼓地推进着。

“据统计,我们的工程总体已完成85%,其中,主体工程完成100%,机电安装完成85%,幕墙装修完成85%,内装完成60%。”据项目相关负责人张文伟介绍,目前,整个项目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包括门诊楼、住院楼、科研楼、感染楼等在内的3000多个房间内部装修正在同步全面铺开。

为了全面冲刺7月的竣工目标,农历正月初七,项目部便开始全面组织工人复工,并吹响了“全力奋战150天”的冲锋号角。

目前,工地上的施工人员从一开始的100余人增加到现在的800余人,主要进行项目的内装、机电等施工。每天早上6点半,整个工地便会在各种装修施工的声响中开启新的一天,直到晚上10点左右,依靠吊灯照明的工地才会渐渐暗下来。

“从项目进场施工以来,我们就根据总工程计划,对每个重要的节点进行了分解,再根据节点倒排工期。工期短、任务重,我们的很多工作都需要同步推进,所以对于各参建单位来说,密切、协调配合就显得尤其重要。”张文伟说,为此,项目部每天会在下午4点左右开一次碰头推进会,收集施工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并协调各参建单位进行配合。此外,每周一晚上,项目部还会召开一次周计划会,将一周的推进计划分解到各参建单位,再由他们将任务量分解到每天,以此确保工程加快推进。

“这条电力专线建成投用后,为企业的生产发展提供了更加充足、稳定的电力要素保障,也为我们下一步加大生产投入增添了十足的底气。”对于甘眉工业园区的天华时代年产6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来说,2月25日将正式投入使用的110千伏甘华一线、110千伏甘华二线,将更好地满足项目在用电方面的需求,从而助力企业更好地实现“开门红”的目标。

从2022年8月进场施工,经过5个多月的加班加点,这两条线路终于顺利“上岗”,而这只是国网眉山供电公司主动为重点企业生产提供电力保障的一个缩影。

“随着一大批绿色优势产业纷纷落户眉山,对电力这一基础要素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公司将持续加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为眉山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夯实基建 强化支撑

经济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抓好了,可以为发展积蓄能量、增添后劲。

从交通到能源、从农田到水利、从科技到物流、从农村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身影无处不在,全市上下都在鼓足干劲加快推进这项工作。然而,我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存在不少堵点和难点。

迈进新时代、新征程,对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开好局、起好步。

全面科学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就要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中时刻围绕人民群众的需要,充分考虑各类群体的诉求,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基础设施建设的每一步都走深走稳,从而让社会发展的高度和民生保障的温度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要统筹好各类基础设施布局,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调联动;要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多方面作用,分层分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源要素、运营模式创新等方面支撑保障,牵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只有夯实基建、强化支撑,才能为中长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文君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纵横汽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2   联系邮箱:51 46 76 11 3 @qq.com,